期待已久的高速先生新書終終終……于正式跟大家見面了,封面先睹為快!

本來是讓策劃部文案幫忙寫一個新書推薦的,又怕文案寫出來的推薦措辭比較“夸張”,做為秉承低調原則的工程師,看到夸張的文案總是會感到不安,于是自己來寫這個推薦。
工程師的一大特點就是愛好學習,不僅是專業技術文章,平常有時間也會看看其他方面的書,最近看的一本書,名字叫做:《萬萬沒想到 - 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》??催@本書的初始動力是想擺脫學習及思考的定勢,免得陷入到確認偏誤(confirmation bias)的思維怪圈。
書中提到的一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。那就是引用了蒙洛迪諾的語言,人做判斷的時候有兩種機制:一種是“科學家機制”,先有證據再下結論;一種是“律師機制”,先有了結論再去找證據。世界上科學家很少,每個人都愛看能印證自己已有觀念的定西,律師機制還會自動站隊,反駁不符合自己已有觀念的證據。書中舉了很多生動的例子,提出生活中的成年人如果不被“雙規”,很少承認自己的錯誤。一場爭論之后沒人會說“我以前想錯了,原來是這樣”。但是科學家可以,所有科學家有一個共同優點:他允許你改變他的想法,因為科學家是真理追求者。
工程師其實是最接近科學家的一種人,所以我們也致力于追求真理,承認對的事情,愿意被改變想法。昨天我們內部有個討論:有個客戶,28G串行通道有誤碼,通道間差異很大。我們用67G網絡分析儀做了測試,看到阻抗比較接近,沒什么差異,高速先生隊長提出阻抗一致,就可以判斷通道性能一致。
黃剛表示反對,說之前又發現高頻的插損及回損突變,可能并不能在阻抗反應出來,阻抗表現一致但是通道性能有區別。
娟姐也提出末端開路會影響阻抗測試結果……然后大家回頭自己研究思考了一會之后繼續碰頭,黃剛開始同意在實際項目中,阻抗一致基本能判斷通道性能一致,然后我也同意娟姐的末端開路影響,通過和客戶溝通找來一根測試Cable,黃剛再聰明的用我們測試板的Through件構建了測試通道,順利測試到真實的阻抗,完成了Debug分析定位。
這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案例,后續有時間估計黃剛會展開來介紹。
這個案例其實是高速先生團隊日常的工作模式,提出看法,被認同或者反駁,繼續研究,尋找證據,然后再謹慎求證。我們從來不說自己一定是正確的,隨時做好準備接受不同的意見。
看到這,你們肯定會奇怪,說好的新書推薦的,怎么推薦萬老師的書去了?熟悉我們的朋友也知道,離題萬里又兜回來,也是高速先生特色之一。
新書出來了,有朋友直接在高速先生技術群里面說,等了兩年了……兩年磨一書,是不是精品呢?我們不知道,等著大家的品鑒。業內一個老前輩,也是我入行的師傅,本書的審稿人之一眭大姐給這本書的評價是:知識還是那些知識,寫的角度挺有意思。
為了這個看得懂的高速設計,我們做了一些創新,創新就意味著錯誤的風險,歡迎大家批評指正。小聲說一句,其實我們自己已經發現了幾處錯誤,主要是和編輯之間的配合失誤,導致幾個圖片的單位被編輯改錯了,作者最后審稿沒有看出來。書一旦印好,就白紙黑字改不了啦。
相信還有更多的錯誤和偏頗之處我們自己也沒有發現,沒關系,大家都告訴我們,下次改版我們再一一校正。
這是最低調的新書推薦了吧,不過我們相信高速先生的書,應該并不需要太多推薦,大家一直會支持我們的,謝謝所有人一貫以來的支持,也希望我們能做的更好。